Archive

‘CCIE SP’ 分类存档

CCIE SP—MPLS Basic 1

传统的IP转发的缺点

  • 路由表比较大,占用存放空间
  • 寻址比较慢,所以转发自然也慢

MPLS的标签转发的优点

  • 只有边缘执行路由的查找
  • 核心路由器只需查找标签就可以进行转发了。

上游和下游的概念

在MPLS中,上游和下游的概念非常重要,所以要分清:

  • 上游:数据转发的起始方向;
  • 下游:路由分发的起始方向,也是标签分发的起始方向;
完整阅读

CCIE SP—MPLS L2VPN EVC & QinQ

什么是EVC:

1、Ethernet Virtual Circuit 是一种新的CLI结构,主要针对与以太接口。
2、EVC支持在7600上,而且IOS版本至少为12.2(33)SRB。
3、EVC仅仅支持在ES20和SIP400这两种线卡上。
4、新的Features将仅被EVC支持,如Selective QinQ 和 Double tag 传送。

EVC CLI命令模型:

interface <type><slot/port>
service instance <id> ethernet <evc-name> (ID 是端口的范围, evc-name是全局唯一的)
<match criteria commands>
—VLAN tags, MAC, CoS, Ether type
<rewrite commands>
—VLAN tags pop/push/translation
<forwarding commands>
—L2 P2P or Multipoint Bridging
完整阅读

CCIE SP—MPLS L2VPN VPLS

基本概念:

之前提到的EoMPLS是点对点的VPN,如果公司有多个分公司,就需要多点连通,这时就会需要VPLS。所谓VPLS,就是虚拟专用Lan网服务,它可以使多点通过伪线相连,此处的伪线跟之前在EoMPLS中提到的伪线类似。

VPLS实例说明:

以下说明了简单的VPLS配置实例:

完整阅读

CCIE SP—MPLS L2VPN EoMPLS

EOMPLS

以下是实例拓扑:

SW3——R2——R1——R3——SW1

R1、R2和R3已经建立好LDP邻居,并且之间OSPF路由已通。

以下是基础配置模型:

ip cef
!
mpls ldp router-id Loopback0
完整阅读

CCIE SP—MPLS L2VPN

一、传统的L2VPN:

二层VPN:
1、桢中继
2、 ATM

从20世纪90年代,桢中继问世以来,它就占据了2层VPN的统治地位。
最初的VPN是用租用线来给客户部署的,但桢中继通过配置PVC可以在共享的线路中给不同的客户分配带宽。
根据ATM部署的VPN是桢中继的高速替代方案,大多数ISP使用ATM、桢中继或2者联合使用来提供2层VPN。

三层VPN:
1、IPSEC VPN
完整阅读

blonde teen swallows load.xxx vide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