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LS Network Designs – USCom

从第3章开始,就以案例分析为主,就如我前一篇总结的一样,从这时“故事”开始变得异常精彩,当然你要首先了解整个MPLS中的基础部分。由于每个案例内容都非常多,而且里面有很多宝贵的经验,所以后面我会每章总结一篇,并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总结。总结中只会包含我认为有价值的内容,因此文中的内容因人而异,如想了解更详细的内容,建议从书和实践中获得。

心得:大家可以把MPLS VPN(包括TE及其他相关技术)看成是一个由多种技术拼凑而成的一种解决方案。作者把几种流行的技术放在不同场景中进行了逐一介绍,所以每个场景中介绍的技术不仅限于书中介绍的,这要看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。

物理层

d-uscom-topology
根据上面的Topology,USCom位于美国,核心链路以OC-192和OC-48为主,由DWDM和SONET组成,部分SONET采用BLSR四路光纤双向线路切换还(BLSR/4),而DWDM没有实施保护。
完整阅读

MPLS Network Designs Basis

很早就买了这本《MPLS 网络设计权威指南》,但一直没有看,去年年底解决了一些MPLS TE,mVPN的故障,感觉MPLS中的大部分内容基本都已接触到了,所以现在看这本书也许是最合适的时候。这本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4个大案例,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。本书英文版是2005年出版,中文是2007年出版的,另一本书《MPLS TE 流量工程》英文版是2002年的,虽然只差了3年,里面扩充了非常多的内容,非常值得一看的工具书

第一章:技术基础:第3层VPN、多播VPN、IPv6和伪线路

本章高度概括,只列出技术分类,不在详细分析
1. L3 MPLS VPN基础,VRF,RD,Packets Forward,详细见我之前的总结
2. 远程接入L3 VPN,l2tp vpdn, pppoe
3. 运营商的运营商架构(CSC),CSC中的包转发
4. 跨域VPN,optionA,B,C,详细见我之前的总结
5. mVPN,SSM,详细见我之前的总结
6. IPv6,其中比较重要的就两个概念:6PE和6VPE,这里需要简要说明一下

6PE Control Plan:
可以看到关键点在于PE本地收到IPv6的报文后,打上自己换回口的label发给远端PE
完整阅读

Top-Down Network Design part 1

学习完《路由优化》好后,按计划开始研究《自顶向下的网络设计》,在这之前,不得不检讨下,路由优化只总结到EIGRP,后面的一直没整理,年纪大了比较懒了。。。望以后补上!

言归正传,当我看完自顶而下的网络设计第一部分,也就是前四章时,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,但又是一本非常枯燥的书。在第一部分中,基本都在讨论理论,很少涉及技术,对于“攻城狮”的我来说真像在啃一个无味的馒头,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,这么重要的东西不能不看。虽然枯燥,但发现作者的逻辑很强,一环套一环,前后呼应,把需求分析逐一讲述给读者。建议可以先看总结,然后逐章阅读,这样感觉效果会更好。另外此书的亮点是每章都会有一个配合本章的Design Scenario,非常赞。

此书唯一让人感觉不爽的就是没有参考答案,Design Scenario也一样,不明为什么,对于scenario,日后有时间再做总结。

Upgrade ESXI From 5.0 to 5.5 on MBD-X9SCA-F

ESXI 去年已经出5.5了,据说增加了很多新的feature,最重要的是对NVIDIA显卡提供了很多支持,虽然人家支持的是专业显卡Quadro 2000/4000,不过我也带着一丝侥幸的心理,希望能在VMDP里识别我得550TI。言归正传,按照原来的步骤做了USB安装盘进行安装,没想到问题一大堆:

1. 安装过程中hang在 lsi_mr3,无法进行下去,查了下文档,发现如下解释:
https://communities.vmware.com/thread/459487?start=0&tstart=0

lsi_mr3 is MegaRAID SAS Invader Controller driver which is a new addition in 5.5, which was not there in 5.1 that why 5.1 installation went successful.

当然这个问题解决也是异常容易,因为我用不到MegaRAID SAS(虽然我已经买了一块IBM的,但是还没经历搞这个,详细情况置顶帖《PC 部署ESXI 5 – 新机器部署完毕》),把lsi_mr3删掉,并复制LSI_MSGP.V00,把复制文件改名为LSI_MR3.V00,这样就可以正常安装了。
完整阅读

DMVPN – Designs

在BRKSE-4054中,对于DMVPN的design做了详细介绍,我这里只是逐一把常用的designs罗列一下,做一个索引,日后有更深的理解,在这里加说明,其实对于每种designs,都需要根据客户的流量做详细测试,另外本文将对两种场景做简单测试,一个是单DMVPN域,双hub;另一个是层次化的DMVPN。

几种常见的部署

1. 双DMVPN域,单hub,每个spoke双p-GRE,Phase1
dmvpn-07
点评:所有流量都需要经过hub,spoke之间不能建立tunnel,所以两个DMVPN域间的流量分担会更好部署些,特别是两个域都属于不同的ISP
完整阅读

blonde teen swallows load.xxx videos